250327每日情况通报(总第4408期)
每日情况通报
(总第4408期)
党政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

n七部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意见》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助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的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强化职务发明规范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健全单位、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机构等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有关条款制定的指导,引导各方合理约定合作的组织形式、任务分工、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分配、风险分担和违约责任等事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知识产权管理资金和运营基金。(《中国新闻网》)
n十大举措激发首都高校做好基础研究主力军 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人才局、财政局联合发布《首都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若干措施》,共十大重磅举措:一是着力学科突破,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二是加快建设北京研究中心,依托战略科学家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三是发挥科研平台组织化作用,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四是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超常规培育战略科学家潜质人才。五是加快遴选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六是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加大对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引导和支持。七是创新选拔培育模式,加强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建设。八是加快推进高端科学仪器自主研发与国产应用,提升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九是构筑基础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建设。十是加快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首都高校应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构建基础研究自主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战略目标、创新能力、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多维团队评价,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静心、潜心、恒心做科研,助力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央视新闻网》)
【院校动态】
n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近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围绕重大科技攻关、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座谈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表示,期待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国稀土集团产业优势和清华大学学科优势,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人才共育新模式、探索服务国家新路径。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表示期待双方持续深化合作,聚焦稀土功能材料和精深加工应用领域,以校企高水平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仪式上,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清华大学官网》)
n四川大学多维发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四川大学围绕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导师队伍、育人方式、质量保障、评价机制,多维协同完善育人体系,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一是优化学科结构设置,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学科,一级学科从71个减少至55个。二是打造一流导师队伍,夯实拔尖人才培养根基。实施海外引才计划,分系列、分阶段、分领域持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构建导师院校两级培训体系。三是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激发人才培养创新活力。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签署联培协议、建立研究生联培基地,有组织地推动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四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发展机制,助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契合。五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着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开展差异化、个性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育部网站》))
【国际视野】
n国外一流大学如何打造一流科研团队? 近年来,国外一流大学采取一系列行动,在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展现出一些新趋势。一是面向全球招募高科技人才,并且集中在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关键和新兴领域。如法国索邦大学在2024年学术职位招聘中重视数字技术、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引进,89个职位中52个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有关。二是为科研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提供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机会、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支持等。如美国哈佛大学设置了针对不同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项目,成立了专门的发展咨询团队,在每个学院和部门设置了专门人员。三是健全科研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包括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提供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如美国耶鲁大学致力于建立一个支持量子科学、工程和材料的全新科研共享空间,该空间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英尺,预计于2028年完工。(《中国教育报》)
【校内要情摘要】
n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在第一届电子信息本科人才培养大会上分享经验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推进委员会第一届电子信息本科人才培养大会在西安举办。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陆佳亮受邀出席大会,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作题为 《中外合作办学 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办学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陆佳亮首先阐述了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意义,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国际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此外,他分享了学院近年来在法语教材推广、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据悉,本次大会以“聚智育才、强教兴国”为主题,大会设置1场主论坛、1场圆桌论坛和4场分论坛,旨在促进电子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n银校合作共育金融法治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银行法律班正式启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银行法律班宣讲会成功举办。宣讲会伊始,法学院副院长郭延军指出法律班的设立打通了从法学教育到金融法治实践需要之间的渠道,希望同学们抓住机会,提升实践能力,拓宽职业视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郭振、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王帅作政策宣讲。法律班学员将接受“特色课程、跨界参访、实践锻炼、导师辅助”四维全方位培养,通过充实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走访,学员能够广泛接触银行领域各线工作内容,把握行业前沿动态,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分享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通过本次合作,凯原法学院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合力培育勇担时代之责、心怀国之大者的金融法治人才,助力金融行业稳健发展,为学生实现心中理想搭建广阔平台。(凯原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