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录
每日情况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每日情况通报

250415每日情况通报(总第4420期)

每日情况通报

(总第4420期)

党政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n2025年全国教育政策法治工作会召开 近日,2025年全国教育政策法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厦门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福建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李兴湖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需要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和教育法治建设两手抓。要统筹当前与长远,推动教育法典编纂研究和教育单项立法齐头并进、国家教育立法和地方教育立法相辅相成、教育立法工作和教育法治研究有机结合,着力优化教育法律制度供给。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以法治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新理念,建立以法治化解矛盾纠纷新格局,健全以法治保障安全稳定新机制,着力做好教育法治服务。要统筹校内与校外,抓好统筹谋划,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加强协同办好重点活动,着力加强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要统筹整体与局部,抓好“关键少数”、学校章程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要统筹理论与实践,紧扣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紧扣大局全局和中心工作,把握政策衔接,着力深化教育宏观政策研究。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深入研讨。(《教育部网站》)

n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集中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 近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宣布将扩招本科生,增幅在100至500人不等。多位专家认为,这是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的主动调整作为连接基础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关键环节,本科招生的变化不仅影响高考录取格局,也映射出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过去五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从2020年的967.45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050万人,但本科录取率却从41.4%降至33.5%。本科教育,尤其是优质本科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近三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地的本科招生规模分别稳定在3400—3500人和3800—3900人。此轮扩招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支撑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高校的扩招通知中,“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是常常被提及的表述。如北京大学的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及新兴前沿领域,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和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清华大学则将新增本科生纳入新成立的本科通识书院,该书院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培养掌握AI技术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复旦大学表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将从“专业”变为“项目”,每个项目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可以拿到一个或多个学位。国网》)

【院校动态】

n中山大学持续推动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与发展 近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在港举办研究人员聘任仪式,本次聘任人员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等三个领域,至此研究院人员规模已有六十余人。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香港高等研究院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将积极借鉴香港和海外高校科学研究组织经验,从服务香港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错位发展;中山大学将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聘任仪式当天,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校友之家正式启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大学校友经济计划启动。据悉,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2024年10月14日在香港科学园揭牌,已在港正式运行半年,是内地高校在香港的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中山大学官网》)

n哈工大打造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期刊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Wiley出版集团联合推出的国际学术期刊《智能机器人》(SmartBot)首期正式面向全球发布。该期刊汇聚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位国际编委,其中包括26位国内外院士,由瑞士工程院院士Bradley Nelson教授担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刘宏教授任编委会主任,李隆球教授任执行主编。作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SmartBot依托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前沿与交叉领域,发表原创研究、综述及评论等文章,致力于打造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学术交流平台。未来,期刊将通过Wiley Online Library平台开放获取,推动全球机器人学术共同体建设与产学研转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国际视野】

n德国将成立“超级高科技部” 根据德国新一届政府近日公布的联合执政协议,该国将成立一个新的“超级高科技部”,负责研究、技术和航空航天。根据计划,目前的研究和教育部将被拆分——新设研究、技术和航空航天部,而教育部门将由德国联邦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接管。这是30年来德国“研究”和“技术”首次隶属于同一部门,而与“教育”分开。该协议规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将负责“超级高科技部”。新协议列出了新政府的一些科学优先事项,包括支持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微芯片开发与生产以及聚变能源。协议还将个性化医疗、海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战略”领域。然而,协议并未包含任何预算,确认了当前的承诺,即到2030年,使德国主要研究机构的预算每年增加3%。(《中国科学报》)

【校内要情摘要】

n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讲团 近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讲团成立仪式举行。据悉,宣讲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学科优势资源,遴选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背景多元的本硕博学生骨干,构建了“师生协同、双轨运行”的组织架构。宣讲团以“专业化内容+多样化形式”为特色,内容涵盖20大安全领域,强调理论阐释与案例解析并重,着力打造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金课。后续计划深入大中小学、社区及企事业单位,通过“集中宣讲、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三位一体的模式开展宣讲活动,同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育人体系,助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国务学院)

n上海交通大学与东软医疗共建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 近日,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期间,东软医疗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了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的项目启动仪式。双方聚焦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以“全链自主创新、赋能健康中国”为目标,正式开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新篇章。根据协议,联合研发中心将围绕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一是高端技术攻关:聚焦超高速成像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国际垄断,推动国产磁共振设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产学研医协同:依托上海交大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东软医疗临床应用场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落地。三是卓越人才培养:通过“高校课程+企业实训+临床实践”模式,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工程能力的高端人才,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标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