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7每日情况通报(总第4521期)
每日情况通报
(总第4521期)
党政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

n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4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收入分配改革。四是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光明网》)
n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举办 近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顶科协奖设立“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个单项奖,为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演进的背景下,本届顶科论坛以“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为主题,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共同探讨基于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科技治理等重大课题。据介绍,论坛同步联动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上海顶尖高校及新型科研机构临港实验室,举办了多场高水平分论坛。青年科学家大会、莫比乌斯夜话、生命科学大会、智能科学大会、物质科学大会、临港脑疾病大会六场分论坛聚焦前沿突破展开深度研讨。本届顶科论坛共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约150位科学家参加,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以及16位中国两院院士和百余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此外,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科创资本等领域的代表。(《光明日报》)
【院校动态】
n“四方股份—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举行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兴庆校区举行。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期待以此次共建联合创新研究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以“1121”模式为抓手,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技术、核心装备与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深度协同攻关,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为我国能源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会上,双方签署共建“四方股份—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四方股份—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揭牌。(《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n同济大学发布全球首部《工程智能白皮书》 近日,以“工程智能:从先进技术到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国际工程智能大会在上海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临港中心)举行。会上,由同济大学主持编写的全球首部《工程智能白皮书》发布,为工程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引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白皮书前瞻性地提出了以“工程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框架,旨在破解碎片化难题,实现工程智能的“规模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从先进技术转变为真正驱动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会上,同济大学发起“国际工程智能联盟”全球倡议,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全球工程领域的开源、开放、共创的协作共同体,推动领域范式革命,携手让AI成为工程领域新质生产力。由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等主办的国际工程智能大赛发布,并即将在近期开赛。(《同济大学官网》)
【国际视野】
n欧盟批准9.78亿欧元创新基金 重点投入技能与高等教育建设 近日,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正式批准2026至2028年度9.78亿欧元创新基金分配方案。这笔欧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创新领域单笔投资,将重点支持六大知识与创新共同体及高等教育计划,全面强化欧洲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作为“地平线欧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致力于通过构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同网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根据分配方案,六大知识与创新共同体将获得差异化支持:城市交通领域获2.069亿欧元,位居榜首;制造业获1.632亿欧元;文化与创意领域获1.316亿欧元;食品系统获1.253亿欧元;原材料领域获7480万欧元;健康领域获6730万欧元。此外,7930万欧元将用于支持跨共同体联合行动,涵盖气候、数字与能源等领域,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女性创业等新兴方向。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方案特别预留1.3亿欧元专款用于高等教育计划,通过强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推动STEM教育发展。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汇聚超600所高校,助力数千名师生将创意转化为可投入市场的方案。这项投资将有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公共与私营部门共同培育关键技能、发展核心技术的强力催化剂,为维护欧洲竞争力与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官网》)
【校内要情摘要】
n各单位深入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 近期,各单位深入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相关工作。船建学院统筹安排了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6场专题座谈会,与会学生代表立足自身学习实践与观察思考,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与长远发展,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集中研讨。机动学院围绕教育思想大讨论,分别召开了研究生课程评教讨论会、本科平台课程建设研讨会,旨在探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药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院大会暨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部署会,对教育思想大讨论做出详细部署。外国语学院制定专项工作推进方案,通过分层分类专题会议形式,分别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和教育思想大讨论新生专场座谈会,构建“问题导向、多方协同、闭环改进”的研讨机制。人文学院结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座谈会,通过观摩优秀教师课程改革成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人文学科教学改革前沿问题。(各相关单位)
n施耐德电气与中英低碳学院共商可持续发展合作新篇章 近日,施耐德电气副总裁、能源管理业务欧洲区首席技术官伊莎贝尔·斯托布、能源管理业务全球生态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总监梅里姆·凯卢等来访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双方围绕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展开深入探讨,并在能源管理、数字化、电气化、生态设计、循环经济等核心议题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共识。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探索科研项目合作、联合申报、技术开发应用等协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能源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英国际低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