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录
每日情况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每日情况通报

251029每日情况通报(总第4523期)

每日情况通报

(总第4523期)

党政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2025年10月29(星期三)

n“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这些内容和教育密切相关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有多条内容与教育息息相关。一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优化高校布局、分类推进改革、统筹学科设置,深入推进“双一流”高校和国家交叉学科中心建设,强化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企业、科技计划人才集聚培养功能,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加强人才协作,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收入分配改革,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活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引育世界优秀人才。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待遇保障;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等。(《新华社》)

n“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即将启幕 近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两大国际性高等教育盛会将于11月7日至10日启幕。发布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介绍了两场论坛的总体情况。一是设置焦点议题,共商高等教育变革新方向。“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转型等。“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议题包括大学分类发展机制及差异化评价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研究等。二是汇聚多元力量,共议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两场论坛吸引了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境外嘉宾和20余所国内重点高校领导。三是整合优质资源,推出多项重磅成果,包括发布9大国际学术组织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组建“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等。四是创新活动场景,体验科技赋能智慧教育新形态。五是精准对接合作,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论坛期间,学会将与世界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中外高校之间也将签署10余项合作协议。(《中国教育新闻网》)

【院校动态】

n复旦-昌吉AI教育教学算力调度平台启动 近日,复旦-昌吉AI教育教学算力调度平台启动仪式在新疆昌吉州昌吉市举行,校地共建的AI教育教学算力调度平台上线。根据双方合作意向,昌吉州将整合优质算力资源,与学校算力平台一起,未来一学年为全校“AI-BEST”系列课程及AI+师生共创项目等“AI大课”2.0系列,共同提供充足的算力保障。从通识基础到专业核心,从学科进阶到垂直领域应用,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上线了116门AI课程,成为全校AI创新生态建构的发动机。AI大课2.0升级到“智学、智教、智评、智创”全要素协同的教与学融通改革,都需要算力作为基础。据悉,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迅速成型,昌吉市提供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通过合作的科技公司调度、置换成本科生也能便捷使用的算力资源,并以“算力券”的形式发放给师生,这也成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在校地合作层面的生动微观实践。(《复旦大学官网》)

n同济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同济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协议签署仪式并共同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高能级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战略决策咨询、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人才培训就业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形成一批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和示范场景,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和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未来,双方将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务实合作,共同谱写省校双方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济大学官网》)

【国际视野】

n英国公布相关改革措施以进一步变革高等教育 近日,英国首相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学校开展为学生保障大学或继续教育入学名额的测试。在英国教育标准局的支持下,学校正在测试进行一种新的为学生保障大学或继续教育入学名额的方法。二是新建14所技术卓越学院,专注于先进制造、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等高增长领域,这些涉及研究领域丰富的技术卓越学院为年轻人接受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平台和契机。三是统一的资助模式引入并应用至高等教育课程。“终身学习贷款”将以统一的资助模式对全部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发放贷款,学生办公室对此类课程进行统一监管,并赋予授课机构新的荣誉授予权,使其能够更方便地开展教学。四是政府将额外投入资金以支持此次改革。政府将于2026-2027学年额外投入近8亿英镑用于16至19岁年龄段学生的资助项目。而这笔资金来自现有的支出审查拨款,将能够为额外的2万名学生提供支持。(《英国教育部官网》)

【校内要情摘要】

n关工委举行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 近日,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学生中心举行。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等六家院系关工分会聚焦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目标,对标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分享建设经验和有关做法。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近部署基层“五好”关工委相关工作,逐条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学校将力争在2025年底实现全校基层“五好”关工委组织覆盖面达40%以上,切实凝聚“五老”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学指委、关工委)

n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课题调研座谈会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会上,双方共同签署《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项目化推进、机制化建设、品牌化发展的方式,共同推动高校优质理论资源直达基层,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在教育群众中引领群众。会上还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导师团”,并揭牌设立“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徐汇实践基地”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汇实习实践基地”两大基地。未来,双方将以协议为纽带、基地为依托、导师团为支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思政课”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协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特优势,为徐汇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区注入强劲动能。(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