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录
每日情况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每日情况通报

251030每日情况通报(总第4524期)

每日情况通报

(总第4524期)

党政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2025年10月30(星期四)

n科技部:开展创新积分制“揭榜挂帅”工作 近日,为切实推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落实落地,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创新积分制“揭榜挂帅”的通知。科技部就《政策举措》中“推广创新积分制”政策举措细化形成“榜单”,借鉴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形式,开展创新积分制政策实施“揭榜挂帅”,凝练出“构建创新积分制区域特色指标体系”“搭建创新积分制数智底座平台”“创新积分制应用场景拓展”“创新积分制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创新应用”等4项榜单任务。通知指出,地方因地制宜“揭榜”,在已有政策框架范围内开展先行先试,通过制定具体落实政策措施、开展改革试点等各类创新方式完成榜单任务,同时支持地方将创新实践和探索形成的好做法上升推广。央地联动、科金协同赋能政策落地,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科技金融政策举措转化为科技创新主体获得金融支持的“实招”“硬招”,推动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科技部官网》)

n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近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以“人工智能促进科技与发展”为主题,以落实四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增进全球科技界开放与信任,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提出三点倡议:聚力创新,引领科研范式变革;跨界融合,赋能经济社会转型;深化交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呼吁全球科技界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化新兴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赋能工业、农业、物流、消费、医疗、教育、减贫等领域,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共设置10场平行论坛,涵盖“具身智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智驭未来:携手共筑智能制造新生态”“仿真技术:为先进制造提供新动力”“绿色氢能:为深度脱碳提供路径”等前沿领域。每场平行论坛均聚焦具体科技方向,组织专题报告、成果发布等环节,部分论坛公开征集论文,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除10场平行论坛外,还设置了多项配套活动与机制性活动,包括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中俄工程技术论坛等,进一步拓展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科协官网》)

【院校动态】

n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理工学科发展大会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理工学科发展大会。会议强调,要实施好“学科存量焕新工程”“学科增量突破工程”,重塑理工学科战略格局;实施好“人才雁阵构建工程”“平台效能提升工程”,夯实理工学科支撑体系;实施好“评价体系重构工程”“空间资源优配工程”,优化理工学科创新生态;实施好“人才贯通培养工程”“生态优化革新工程”,提升理工学科服务能力;实施好“布局延展升级工程”“产业反哺赋能工程”,拓展理工学科发展资源。会议就落实理工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作出具体部署。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以党的组织体系带动有组织科研。二是创新资源配置,坚持动态调整。设立理工学科专项发展基金,统筹管理人才、平台、资金等。三是完善评价机制,释放创新活力,着力引进和培养战略科学家与学科领军人才,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和培育机制。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凝聚发展共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会议下发《中国人民大学面向2037建校百年理工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会议讨论稿)》。(《人大官网》)

n同济大学与西藏农牧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同济大学与西藏农牧大学交流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林芝举行。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表示,未来,学校将与西藏农牧大学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队伍等各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合作协议,两校将贯彻落实教育援藏工作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着重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济大学官网》)

【国际视野】

n新加坡成立气候与天气研究联盟,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近期,新加坡气候与天气研究联盟(CAWRAS)正式成立。它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设立,旨在构建一个国家级平台,推动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与天气领域的研究并培养本土专业人才。CAWRAS将主导一项耗资2500万新元的“天气科学研究计划”。该计划由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牵头,汇聚顶尖研究机构,以提升国家天气科学研究能力。当前,高分辨率建模、人工智能和观测网络的突破为改善天气预报带来新机遇;未来,联盟还将拓展研究范围,涵盖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科学领域。目前,该计划已批准十个研究项目,聚焦四个领域:优化天气观测数据应用、开发新一代天气与气候模型、对东南亚历史天气数据进行再分析,以及通过先进后处理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南洋理工大学官网》)

【校内要情摘要】

n材料学院机关党支部与化工学院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材料学院机关党支部和化工学院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 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主题党日。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指出,希望双方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主要分理论学习和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交流研讨两个环节,全体同志集中观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淬火成钢》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行稳致远》专题视频;随后双方机关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本支部的基本情况、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及未来工作展望。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吴映强在总结讲话中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机关同志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聚焦关键问题,注重实际成效,同时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凝聚共识;二是要明确自身定位,把职业当作事业追求,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材料学院、化工学院)

n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工智启”讲堂第一期顺利举办 近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工智启”讲堂首期活动成功举行,特邀学院院长廖洪恩作《智能精准诊疗——医生新的“眼”“手”“脑”》报告。廖院长从学科前景、产业动态与研究前沿等多个维度,全面而细致地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并重点讲解了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与手术导航等研究方向,激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聚焦于医疗机器人控制、医学数据采集与术中显示等提问,廖院长以自身经历和临床见解专业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据悉,本系列讲堂旨在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帮助同学们深化专业认知,为未来的学业发展与方向选择提供有力支撑。(生物医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