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钦院士谈科技创新、中华文明与大学人才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0年推出“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围绕“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本期访谈对象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教授,话题围绕科技创新、中华文明与大学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
注重科技人文交叉研究
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受到了各界、特别是学界的高度关注,其中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一大焦点议题。通过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活动,是探索打破学科壁垒、消解科技与人文“融通赤字”的有效路径。
林忠钦认为,包括科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5G和量子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将使中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流大学的建设应该注重学科综合性布局,兼顾人文社科与理工科的协同发展,注重科技人文交叉研究,例如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数学等基础学科教育。
在现代教育中,应处理好科学与人文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融入我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之中,为中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林忠钦表示,在人类进步历程之中,科技和人文是融为一体的,在不同历史阶段,融合的方式有所不同。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会把理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兼顾起来,只有二者兼顾方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文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谈及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在科学探索之中的重要性问题时,林忠钦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领域)大量知识的产生是由兴趣爱好所驱动,成就的取得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热爱科学,献身于科学,才能不断发现新知识;另一方面,需求驱动也加速了原创知识的运用。发展科技工业需克服诸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要牺牲个人、家庭、企业利益。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来推进科技的重大突破,这种家国情怀的本质就是牺牲小我来追求大我。国家和民族也会为追求大我的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大的舞台,使其获得更大的成就。
技术革新缔造美好未来
在回答人类对技术过度依赖是否会面临着被技术“掌控”甚至“驯化”的风险、技术手段对自然生命原则的干预问题时,林忠钦表示,人类依赖技术的程度在增加,越来越依赖技术的例证随处可见,但未必面临着被技术驯化的风险。然而,要发展这些技术,还是需要人的参与,技术自身目前还做不到不断地演变与提高。未来的趋势更可能是,少数人发展技术,更多的人依赖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正使用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治疗疾病。但在科技应用中,大家难以接受,甚至是反对,例如胚胎研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等。但我们应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此类问题都会逐步解决。
随着技术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也在虚拟的数字世界找到了新型的栖居方式,林忠钦赞成用数字化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杰作,也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明表征,随着几百年、几千年的推移,很可能受到损害,甚至将不复存在。如果把它们进行数字化,就能够使之永久保存,从而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存续。因此,数字技术是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手段。
在回答如何看待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林忠钦提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走向数字化,愈发依赖网络,青年一代对数字化模式的依赖性更是不断增长。携带手机外出就可以解决日常需求,手机的主要功能也从初期的单一功能变为多用途的工具。各类技术对后续人的生活方式引起何种改变尚难以准确预判,企业对此预判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新一轮经济浪潮中能否获益,对前景预判不准确的企业则会陷入困境。
林忠钦表示,当下大量人工岗位正不断被AI所取代,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热点,其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态,并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之中,大力推进计算机和数学等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在应用场景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尤其希望能够在医学、工程等方面创造应用场景,使过去的复杂技术问题得以解决,提高工作效率,使更多人受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拉动经济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科人才培养。
作为时代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打造学术共同体,做到融通和融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林忠钦提出,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有57个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影响力,拥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架构,科研范式和领域也相对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学术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全世界的高校都在致力于加强交叉学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重视单一学科的发展,也正在积极推进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为此,要从交叉研究的问题出发,形成全校共同研究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从而解决更多综合性的问题,积极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